
大楼探街—第2期
苏大楼
今天是大楼探街栏目的第二期。
大楼来到苏州最繁华的地方,不是闻名的观前街、也不是人潮拥挤的山塘街。
而是有姑苏“陆家嘴”之称的——西中市!老姑苏富贵人家的风流之地。
一般来说,苏州的画风都是婉约的江南风韵。这里呈现则与众不同,是一股浓浓的民国范儿。

扫二维码进群
和我们畅聊苏州的那些老故事
↓↓↓
西中市,民国时期又名西中市大街,解放后称西中市。是一条600余年的历史民国老街。

图片来源于:网络
老街经改造整治逐步恢复其原貌。一路往西,民国风格的建筑是以前的当铺和药房。
《红楼梦》的开篇就写到,“这东南有个姑苏城,城中阊门,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”。

除了《红楼梦》里说过这里的繁荣,家在附近桃花坞的唐伯虎也在《阊门即事》曾经留下诗句:
“世间乐土是吴中,中有阊门更擅雄。翠袖三千楼上下,黄金百万水西东。
五更市卖何曾绝,四远方言总不同。若使画师描作画,画师应道画难工。”

世间的乐土在吴中(以前的姑苏叫法),而吴中阊门最为繁华,声色场所多得有三千楼上下,黄金百万两多得像河流一般从西流到东。
这里每天五更时分(凌晨3点到凌晨5点)的早市从未停歇过,来这里交易的人说着不同的方言。如果让画师把这里的繁华和美景描绘出来,画师肯定会说很难。
放在现在,可以说整个苏州商场或商业街都没有这种景象吧。凌晨5点早市就开了。接近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、肯德基啦。
从这两首诗提到的阊门,就是现在的“西中市”,是苏州广为流传有一句话“金阊门,银胥门”,昔日的繁华可想而知。
西中市,东起皋桥与东中市相连,西至阊门城门口,全长约453米,宽10~14米。是至今苏州唯一一条保存完整的民国老街。
在明清时期,热闹的西中市叫“阊门大街”,后来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焚毁。从阊门到崇真宫桥被烧成一片白地。
同治、光绪年重建后的西中市只有2米多宽,不适宜商业开拓。
几次重建后到了清末民初,为了更好的推动商业繁华,就拓建成如今宽10~14米左右的大街。
按当时设计行人马车的标准,10~14米的大街已经是很宽阔了。
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,谁也没想到马车再也看不到了,街上除了行人就是熙熙攘攘满满的电动车、汽车,别有一番趣味。
由于当时欧风盛行,故重建的房子都是海式、洋式建筑,因此西中市成为一条带有民国风格的独特老街。
就是这条街道,据说,民国时期阊门地区各行商号加起来多达300多家,绸缎庄、银楼、药材店、钱庄聚集,店铺林立,生意极其火爆,是出了名的钱庄一条街。
当时苏州城共有24家钱庄,20家在西中市上,可以说钱庄占整个苏州的大半壁江山。
若不仔细看,还发现不了“江苏裕苏官银钱局”几个字。
德馨里建于民国初年。是全国仅存的清代官办银钱机构建筑群。
咸丰年间,德馨里设友清官方所置“官钱店”,在此发行官票、宝钞和大钱。
光绪年间,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解决“制钱异常短绌” 的问题,批准在德馨里成立了江苏裕苏官银钱局。
该局管理江苏省金库的出入登记代理等业务,可以说是曾经出了名的“金库”。
民国元年江苏银行设立在此,民国三年在此设中国银行苏州分行,民国四年又在此增设交通银行,1922年与德馨里相邻的贻德里成立了苏州银行公会。
中国银行旧址就位于德馨里14号,当年行址的牌匾现由北京的中国银行总行收藏。
除了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,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纷纷入驻西中市。这是历史上入驻苏州最早的三家银行。
西中市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风格,还有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老字号美食店铺。
老苏州熟悉的杜三珍熟食店、沐泰山堂药铺、义昌福菜馆、赵天禄糖果店就是在那个时候开起来的。
其中杜三珍熟食店最为熟悉,我记得刚来苏州的时候就买了一大盒杜三珍的牛蹄筋,齁咸。从此就没有踏足过店铺第二回了。
今天这场面,又有想买的冲动,买了鸭腿,口感还是齁咸。不知道是口味不对,还是买的品种不对,这次又失望离开了现场。
除了杜三珍,还有一个姚记豆浆,早就听说,今天必须搞一碗。美食那么多,一定要一个个品,所以姚记豆浆只点了一份甜豆浆。
大半碗下肚(没喝完),瞬间饱了,之后其他食物已经引不起我的注意了。4块钱喝到撑,走,继续上路。
泰伯庙为纪念古公父(周太王)长子泰伯而建,历史可追溯至东汉,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。
现尚存至德桥、至德坊、大殿三间、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。
目前关闭状态,明年元旦恢复对外开放。

除了泰伯庙、周边安静的园林五峰园,皋桥、雷允上药店旧址、苏州府电报局遗址、古街坊吴趋坊都聚集在此。
雷允上,是一个一百多年以前就在西中市经营的老药房。
现已被列为文保单位—雷允上诵芬堂药铺。

说来,这条老街来之不易。1999年,东中市改造的时候,西中市打算同步改造。在当时苏州文化学者等许多人的努力下,才保住。
2008年苏州政府下定决心改造。对一些建筑质量较好的民国建筑和苏州传统形式的建筑,予以原样保留。对一些建筑质量差的、违章搭建的建筑,拆除后翻建,以民国建筑为风貌特色。
但相比如今的建筑风格,进去还是挺震撼的。也是至今苏州唯一一条保存完整的民国老街。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。
如今,这条老街成为老苏州人的养老之地。每个街角都是畅聊的本地人,烟火味十足。
一处街角,一只蹲着的石狮,还有一辆电动车穿行的背影。
如今光顾的游客可能是为了美食、为了新奇。而守在这里的老人,这里的一切便是人生整个生命的轨迹探索。